今天上午,我们一家三口去看《三国的星空》时,选的是上午10点半的场次,没想到居然差点包场。我们坐在第五排,前排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后面第六排则是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儿子,整个观影厅里总共就我们六个人,基本上算是包场了。
看电影的过程中,遇到某个小情节时,我们一家三口还会下意识地把脑袋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蛮有趣的。
其实我从小历史就不太好,很多历史朝代的更迭和历史事件,我经常傻傻记不清楚。这也是我后来高中没选文科、转而选理科的关键原因之一。但我们家老公不一样,他简直就是个历史迷,我特别喜欢听他讲历史。
所以家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老公口若悬河地讲上一个多小时,我和儿子就聚精会神地听他讲各个时期的历史。单说历史这门学科,我对老公还真有点小崇拜,无聊的历史被他那么一讲我总能听得津津有味,哈哈!
所以这次老公提议一家三口来看这部动画电影,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而且在来看电影之前,老公还特意给我科普、补充了很多三国时代的相关历史事件和知识,我听了之后觉得特别受用。
看完这电影之后我和老公围绕这部作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为什么”问个不停,儿子也凑过来一起时不时插几句。
以前看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无论是小说本身,还是改编的电视剧,都把里面的各个英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也正因为这份生动,导致很多人在看以《三国演义》为核心的内容时,会误以为这就是正史。
其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明显体现出了对部分英雄的喜欢与厌恶。这种个人情感倾向,在剧情刻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就拿曹操这个人物来说,《三国志》是他的“官方简历”,猛夸他的能力和功劳。而《三国演义》更像是他的“黑料合集”,专讲他多疑和使坏的,囧!在《三国演义》里,他直接被塑造成了“曹贼”“奸雄”的形象。但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记载则客观得多。我决定好好回来以后把《三国志》读一读,多点文化总是好的,不然老被各种影视剧和动画牵着鼻子走可真是要被笑掉大牙,囧!
所以,在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部著作都有一定了解后,再回过头来看《三国的星空》这部动画片,会发现这部片子的导演其实挺勇气可嘉的,他删除了不少原有的复杂情节(难怪老公看电影时没过一会就时不时直摇头),还把曹操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正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是动画片,有些情节和人物刻画确实还值得商榷,但我发现里面很多对那个年代的文物还是非常考究的。特别是电影结束后放了两个彩蛋,我才注意到合作单位里有全国各地的各种博物馆,彩蛋里还把相关的历史文物真迹拿了出来,和动画片里的呈现做对比,还原度非常高。单就历史文物这一块,我觉得还是要给这部动画电影点个赞。
不过客观来说,这部动画片还是更适合给小孩子看。
但也正因为面向儿童,家长需要提醒小朋友:这部动画并没有完全按照正史来创作。也就是说,小朋友在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大人最好能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
现在有很多影视剧或者动画作品,要么扭曲了过往的历史,要么讲述的是野史,这很容易导致很多小朋友分不清真实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值得引人深思的。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