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在新疆拍的照片,尤其是那个西北之北,是到达最远的地方,祖国的大西北,它的对面就哈萨克斯坦,这也是西北边境。 新疆地域辽阔,占据了祖国六分之一的土地。 这片土地上,让我领略了它的广阔,它的美丽富饶,它的风俗文化,大新疆是我记忆中最美之旅,终身难忘。
不过说起新疆,我听了一段安澜讲新疆的历史,让人感动的就是历史上有个年逾花甲的老人,为了祖国统一不分裂,为了国家领土不被侵占,已经60多岁的老人抬棺西征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就是清朝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 左宗棠。
在清末的历史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就是左宗棠。 我曾经看过曾国藩转,他一生低调自律,才华横溢,是清王朝的股肱之臣。 而左宗棠也是那个时期震惊朝野的人物。 我们今天能够去新疆游览,对亏了左宗棠,是他将落在敌人手中的土地都夺了回来,保住了中国的版图,为后来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内忧外患,东南海防吃紧,西北边疆告急。 当朝廷上下为海防与边防争论不休之时,左宗棠力排众议,发出了震撼朝野的声音“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畏京师”!他看到了如果边疆失守,那么整个北方防线将会土崩瓦解。
然而西征之路何其艰辛。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军粮无着落,左宗棠不的不四处求借,甚至不惜自己借贷,也要誓死守卫祖国的西大门!
左宗棠的西征是一场军事与后勤态度的奇迹。 他在沿途中命令将士植树,从西安到乌鲁木齐,三千多的“左公柳,”不仅为后续部队指示道路,更大大的改善了西北的生态环境。这不仅展现了他收复失地,更有经营土地,保护环境的远见卓识!
左宗棠抬棺西征,向敌人展示了他西征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最终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彻底击溃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意外的新疆全境。 如今我们能在新疆的土地上放马狂奔,那都是左公的功劳。我们不应忘记一百四十多年前,那位抬棺出征的老人!他在王朝暮年挺直了民族的脊梁,用行动诠释了何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山河之所以永固,不仅因为它的辽阔,更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用热血与生命去守护,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这种担当精神,一直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当我们凝望着我们的版图的时候,怎么会忘记当初有这样一位老人,以生命为代价,誓死守护祖国的西大门呢!他是我们敬重的民族英雄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