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n 有个同学,他爸爸是学校的物理老师,我们国庆节一起自驾游玩了 3 天,对于他们的教育方式,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他们完全不管儿子的学习,说看多了抑郁的孩子,认为不应该给孩子任何压力。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们认为“学得好未必有用”。这种困惑背后,或许混淆了一个根本: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培养一种“做好手中事”的人生态度。
学生时代,学习便是孩子最重要的“本职工作”。这份“工作”的深层意义,在于锤炼心性。面对一道难题的专注,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以及经历挫折后仍能重新来过的毅力——这些品质,远比单一的分数更能定义孩子的未来。正如一棵幼苗,唯有扎根时努力汲取养分,日后方能经得起风雨。今天做不好学生,明日又如何能从容担当起更复杂的角色?
童年与少年,是好奇心最旺盛、心灵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期。这股对世界天生的探索欲,是克服困难最珍贵的动力。引导他们将好奇心转化为耐心,将短暂的兴趣沉淀为持久的毅力,便是赠予他们一把开启无数可能的钥匙。
成长是一条无法回头的单行线。许多体验与机遇,一旦在当时错过,便可能成为永远的遗憾。让孩子在恰当的年纪,养成专注、负责的习惯,不仅是教会他们知识,更是帮助他们储蓄面向未来的底气。
教会孩子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便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与能力的奠基,让他们在未来人生的广阔天地中,拥有自由选择的底气与力量。
所以,我对 Julian 还是有要求的,只是,我的脾气不太好,需要改改,但要求还是必须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