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沉重的,七八十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更是沉重的令人喘不过气来。
最近有一部名叫《南京照相馆》的电影在网上引起讨论,人们的热议主要围绕是否应该把历史呈现的那么赤裸,有的人认为就应该将日本侵华战争的真实状况呈现出来,也有人认为这无益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
《南京照相馆》我看过了,从电影塑造的角度来看它绝对算不上十分血腥,但从中华儿女的视角看,难以抑制的复杂难过情绪涌上心头,很难说心中没有愤恨。
先说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我觉得《南京照相馆》是近些年来同类型电影的佼佼者。我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它的故事很聚焦并非以宏大的战争为背景,二是它传递情绪的方式并不是过分激烈的。
电影以当时南京一家照相馆为主场景呈现那场屠杀,这便于之前的同类型电影不一样,它为观众们呈现出微小而生动的故事,而不是以各种著名历史人物与重要事件为主线。
大概故事是:当时侵入南京的日军配了随军的摄影师,目的是记录日军所谓的“威武”,实则主要是为了拍一些中日友好的虚假照片进行宣传、伊藤秀夫是其中一员,初来战地的他相比其他日本军人更具书生气,甚至存有一丝善意。
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则是邮递员,他没能及时逃出城。有一天伊藤遇见了正被日军抓到的阿昌,他看见阿昌身上的包有照相馆的标记,于是请求长官留他性命以帮助他洗照片。自此,故事的主场景从战乱破败的南京城进入了照相馆。
这部电影聚焦于“照片”,在故事里照片是人物们舍命保护的关键证据,在那场持久的侵略中,照片更是揭开那时日军伪善的照妖镜,这让电影内涵有所提升,更加深刻了。在此不做更多剧透了,想了解这部电影的话可以自己看看。
至于前面说到人们争议要不要把历史如此生动的搬上荧幕,我觉得这个问题并非此刻就能得到答案,它一样需要时间沉淀,一样需要历史来印证。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