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放学去接娃,正站在学校门口的人群中翘首以盼时,旁边一位美女突然和我打招呼:“咦,这不是XXX爸爸嘛?才看到你。”
(图源 :pixabay)
哈哈,这美女是我儿子初一女同桌的妈妈,所以好几次家长会时我们都坐同桌,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不过由于我脸盲,绝对算不上熟识。
但这次和我打招呼,我还真认出了她,哈哈,我觉得我的脸盲症是不是要痊愈了啊?值得庆祝一下啊。
然后她又对旁边一个美女介绍到:“这个是XXX爸爸。”那个美女连忙对我说:“你好你好,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呢!”
虽然很尴尬,但是我还是问了一下:“请问您是哪个孩子的家长呀?”然后得知原来这个就是班级女学霸的家长。
没错,就是女学霸,上初中两年多,大大小小考试无数次,几乎每次这个女学霸都独占鳌头,相当优秀且稳定。不像我家娃那样超级不靠谱。话说白天和媳妇聊天时,还夸这个女学霸呢,真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知道了是女学霸的妈妈,我们开始了一通商业互捧,但是我捧人家娃是真心实意,人家捧我家娃,那大概就真的是出于礼貌啦,哈哈哈。
互捧的过程中,我愈发觉得这个女的有些脸熟,彷佛在哪见到过,且不止见过一次。咦,家长会上好像没见到过她(应该是父亲来参加的),去学校劳动时也没和她一起劳动过,她也说了是初次见面,那我为啥会觉得面熟呢?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开车回到小区,儿子也下车回家,我自己去停车的时候还在想这个问题,好像就隔了一层窗户纸,答案呼之欲出。
当我锁好车门下车时,脑子里灵光一闪,咦,对了,这个女人长得特别像我之前对门的女邻居。我们做了大概三四年邻居,基本上没什么往来,但是偶尔还在会在楼梯里遇到过,点头打个招呼。
后来她们就搬走了,我们又换了新邻居,至于她们为何搬走,以及搬去了哪里,因为没什么往来,所以我们一无所知。
原本到这也就应该结束了,毕竟世界上长得像的人特别多,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也只是认为她们长得像而已,不可能那么巧,女学霸家长就是我曾经的对门邻居。
不过随着想起这个女邻居,想起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突然想起其实这个女邻居没怎么在我对门住过,常住在那的是一对老夫妇,带一个小女孩,这个女邻居偶尔过来看孩子,这大概是我们没什么往来的原因。
不过带孩子的老夫妇以及小女孩我们还是很熟悉的,还记得老夫妇中的老奶奶经常背着小女娃上下楼,或者去小区的儿童乐园玩。
我也经常带娃在儿童乐园玩,娃们在秋千上打悠悠或者在滑梯上滑滑梯,我和老奶奶偶尔也闲扯几句,还记得这个小女孩小名叫XX——咦,怎么和班级女学霸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完全一样呢?
于是又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好像,那个小女孩的大名就是班级女学霸的名字!
再继续回想那个小女孩的模样,尤其是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咦,班级女学霸不就是放大版的小女孩嘛?!
这么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班级女学霸就是我们曾经对门邻居家的小女孩呀?
(图源 :pixabay)
回家后,我和媳妇和儿子说了这个猜测,但是他们都觉得不大可能,儿子嘛,是完全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三岁前),媳妇嘛,是记不得小女孩是比儿子大还是比儿子小了?她说那个女孩比儿子小,儿子又说学霸比他大接近一岁呢,这岂不就不可能是一个人呢。
我则记得那个小孩比我家娃大,我记得我曾经让娃喊她小姐姐,但是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谁又能叫准呢?!
彷佛一团迷雾阻碍了视线,我抓心挠肝地想弄清楚真相,于是果断决定去班级群里加女学霸妈妈的微信——没错,我很少去加女家长的微信,哈哈。
好友请求瞬间被通过,然后又是热情地寒暄,热情地商业互捧,然后我说冒昧地问一句,你们以前是否住过XXXXXX小区。
女学霸妈妈瞬间回应,对呀,我们小时候就是住那个小区。然后我又问是否是XX-X单元XXX号?她说对呀,是呀,你是?邻居?
哈哈,我告诉她我就是对门邻居,她说:“太巧了,世界真小哈,你家还住那嘛?”于是又是一通闲聊,毕竟曾经对门邻居,时隔十多年后再次重逢,孩子还在初中同一个班级,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呀。
媳妇和儿子也觉得好神奇,儿子小学同年级数百个学生,都没能有在同一个班级的呢,你说这概率有多低吧,哈哈。
我和儿子说:“你看,对门邻居家的小女孩都能成为学霸,咱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小时候都一起荡秋千、滑滑梯的,咱也不能落后太多呀。”儿子表示一定要努力✊,当然了,他经常表示要努力,能努力多久就不知道了,大部分时候都是三分钟热血。
(图源 :pixabay)
之后又和儿子媳妇聊了半天,愈发觉得这事真的好神奇呢,你看儿子小学同年级数百人,都没有一个初中同班同学,就说这概率有多小吧?
想起以前很多媒体喜欢用震惊体标题,所以模仿儿子的口吻也弄个震惊体的标题吧:
震惊:班级女学霸竟然是我儿时对门邻居!
嗯,太震惊,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