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做题不喜欢用草纸,总在那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其实有些题目只需在草纸上简单地勾画一下,思路就会一目了然。
(图源 :pixabay)
就算是偶尔用草纸,也是拿一张写了大半的A4纸,在剩余空白的角落里写得满满登登——而其实家里可以用来做草纸的单面打印纸至少有数百张,就是零零散散,这一堆那一沓。
想帮他把那些单面打印纸收集整理一下,然后突然想起来自己工作期间曾收藏过一堆一堆打印版的文档,因为工作期间在这些文档上倾注了太多心血,写满了各种注释和当时的想法,所以纵然这些文档已然不再被用到,我还是精心收藏着。
文档收藏期间,还经历过几次搬家,搬家难免要丢弃一些东西,但是几次搬家我都把这些文档放在我一个大书箱中,和我的一些其它“财宝”放在一起,是我重点要关注、防止丢失的项目。
最后一次搬家也已经是七年多以前了,我和父亲把我的宝贝大书箱从之前的单元楼搬到当前这个房子内。大书箱虽然还没有零碎,但是和这个住宅的装修风格已经格格不入,最终我把这些珍宝文档放到书柜里,大书箱终于也退役了。
而这些珍宝文档一放就放了七年多,我想她们如果有思想的话,大概也会和古代皇宫中曾最受宠爱的妃子被打入冷宫一样充满怨念吧?
好在我和那些负心的帝王们不一样,我终于想起了她们,从冷宫中把她们释放、解救出来,让她们物尽其用,给小主人当草纸吧。
哎,说起来有那么一点点不舍,有那么一点点心疼,不过这些文档再收藏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不但工作中再不需要,就文档涉及的技术本身,也严重过时了。
所以留下去除了占地方,还可能滋生一些虫螨之类的,真的是一点其它用途都没有了。或许再过十年八年,我把她们翻出来,也只有卖废纸一途了吧。
所以不如趁着现在还能用,拿出来当草纸,还是不错的选择。嗯,如果她们有思想的话,大概也会感到欣慰吧?!
至于现在拿出来当草纸,会不会有尘螨之类的问题?这个到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之前收藏得太过于精心,都套着塑料膜呢——再勤快一点就都封塑保存了呢,哎,一声叹息呀!
(图源 :pixabay)
看了一下这些文档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类: * 高通一些技术文档 & BREW开发相关文档 * GSM、SMS、MMS、WAP等开发文档(ETSI) * C# 语言开发 * RTP/RTSP协议相关文档 * PE文件格式 (晕,我想干什么?) * GNU make指南 * 用GDB调成程序 * Tree Ways to Inject Your Code into Another Process (囧) * 其它一些杂七杂八
这里边最多的就是ETSI GSM、SMS相关的文档了,当时公司和爱普生合作研发了一个Linux开发板,具有手机功能哦,用的是西门子的模块,我负责其中手机短信以及部分电话功能的实现,所以当时对ETSI相关文档研究的那叫一个深入呀。现在看到那些文档上自己标注的内容,都觉得十分惊讶,看来自己那时候真的下了一番苦工呀。
第二多的就是高通BREW相关的文档了,当年索爱打算在自己的手机上集成BREW,而我带领小组负责验证这个集成。最初索爱和高通给了我们一堆移植相关的文档,我跟进之后才发现不对劲,这些文档我们读懂了也没用呀。
后来我去找公司大领导,说明了这个情况,总算拿到了一堆BREW开发文档,让我带队的开发工作(验证索爱的移植)得以正常进展下去,并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可惜的是,后来手机越来越强大,可以直接跑操作系统(Windows、IOS、安卓等),BREW当时设想的无线二进制平台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不胜唏嘘。
至于RTP和RTSP,当时好像是给电台弄了流媒体服务器,不过最终带给我最大帮助的是FFMPEG(咦,怎么没打这部分文档学习呢?)
至于GNU make、GDB调试之类的,是我进入了公司网络安全部,正经八百开始和Linux系统打交道,然后酷酷酷一通学习,真是充实的日子呀。
(图源 :pixabay)
杂七杂八的文档还有很多,但是后来用电子产品(笔记本、IPad等)看文档越来越方便,标注也很容易,就很少打印文档了。除非需要反复学习,仔细体会的内容。不然的话,我估计我能攒一吨文档!
也多亏我没打印那么多文档,不然我的书箱、书柜、书房大概都放不下了吧?我得买个大别墅专门放文档,然后当我发现这大堆文档都没了用处,需要处理时,我该气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