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分数出来了,网上关于高考高分头条一个接一个。感觉这个世界好像,都考得很高的分,大家都很喜出望外的一样。
其实,更大的普遍,99%的不分享没成热点的,都是那些考得一般的。考得一般其实也没什么,像我们这样走入社会后的人会发现,其实学历这个东西在你进入职场后并没有考试那样拔高和拉开差距。
就说我们土木行业来说,一个清华北大的其实跟我们没优秀多少。但是高考你要考个北大清华,那得有天赋。入职场后这里面之所以没有拉开区别,更多在于专业的选择。土木行业,并不是说学业优秀就能怎么样,更多的是体现你混社会的能力,能组织人,能喝酒,能玩。包括我们毕业后发现,也大多如此,班上中游平时就打游戏的频繁挂科的,反而在施工单位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当高考的分数尘埃落定后。后面的选择,专业选择,对未来行业趋势的判断,就又是一次机会帮你拉开跟别人的距离。
这个就要靠父母的认知了。
我们以前选专业,都是自己蒙,父母都是农民,他们的见识帮助不了自己。但现在,普遍父母会是军师。孩子专注在学习,父母也需要学习来提升对未来趋势的见识。
这不,虽然我娃离高考孩远着,但未来高校如何发展,仍然是我比较关心的话题。
最近就读到一些资料。我总结下有以下趋势:
1.理工科将更加吃香,这是适应当下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普通人家的孩子,多半去这个赛道会更好。 2.文科会回归“精英化”和“消费属性”。展开解释下,就是不愁工作的,可以去读文科艺术类,更多读文科就是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比如文学或者绘画,哲学之类的。 3.以前更多关注学校一个点,后面应该更需要关注学校及学校所在的城市。之前有个说法,选城市比学校更重要。 4.名牌大学老牌大学会倾向成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人才,主要会集中在发达城市。再下一个层次是应用型大学,后面会重点发展技能型本科。 5.技能型本科是现在新的趋势,职业技术型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聚焦制造业,同样具备本科学历。这类目前就业率比应用型大学高多了。
大学目前应该是产能过剩,要么考上985或者211走高端路线,中间地带的高不高低不低的,应用型大学,很多学的都是通识教育,完全是跟社会脱节的,反而这类大学毕业后面临失业,处于很尴尬地位。
所以,如果分数不那么高。其实并不用太过忧伤,可以往职业型本科发展,顺应国家大趋势,未尝不是一条路。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