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两个月我不是玩3D打印吗,最开始本真的出发点是因为小孩买了个3D打印的玩具,当时是一个3D打印的陀螺,我当时就给他讲什么是3D打印,就一个塑料的玩具它有什么高级的点,这里面就是涉及到3D打印一体成型的新工艺技术....
觉得是一个新事物,马上就看了看购物平台,发现不贵(这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于是就想着搞一套带着小孩探索下新事物,让小孩接触3D打印,总比他刷手机要好吧。于是果断就入手了一台。
然后,玩着玩着,自然就蒙生了这东西能不能赚钱,除了摆摊还有哪些路径,接着就又发现原来模型平台作为设计者是可以赚到钱的。
但是,对于收益难度如何,我是不得而知的,算法没有公开。我必须自己上传模型,去验证。接着,就又是新的问题,如何上传模型,如何建模....
发现没有,我玩3D打印的整个路径:是从先玩,先入坑,然后就出来越来越多问题,然后自然演变到新的东西,赚钱的想法也是自然演变出来的。
但是,我一个朋友,确是另外一个路径。
一个中午,我把我3D打印的事分享给他,然后说了一些我对3D打印的认识,当然,他更感兴趣的是3D打印能不能作为一个职业方向。因为他一直在寻求土木的职业转型,我说,做3D打印的有不少农场,那些是规模化的。
于是,他开始感兴趣了。不过我提醒他谨慎,先研究是否要入坑。于是他,就是从直接找商机开始了,他看了下抖音还有一些商品,觉得玩偶肯定是商机,于是又摸索看能不能建3D的玩具模型....好像安装软件都安装了2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了吧,我感觉他应该差不多兴趣摸没了,今天意外发现,他竟然上传了一个模型。
一个机器猫的模型,看着很有科技感。是用AI工具生成的,总归好的是,他跑通了一个流程,就是用AI工具生成模型,然后上传平台。
但是,我玩多了,我就自然发现了问题。它的模型需要十多种颜色材料,需要总工1.3kg耗材,165个小时打印。显然,这不是一个可以交付的产品。因为他没有机器,所以他无法验证想法,以及发现更多的问题
以我“极简手机支架”为例,我开始有个想法,用最少的耗材(最初版本是3g,也就不到2毛钱)做一个手机支架,有想法了,画图,然后打印成品,用手机去试验,发现只能横屏,竖屏会倾覆。找到原因,然后有调整结构,实现竖屏支起来的功能。
所以,发现没有他的路径是,先从总体层面摸清楚再考虑入坑。这个路径的好处是,能控制好成本,因为没有因为一时头脑发热买了机器。这个方式对不对,肯定是对的。
所以,这里面对待新事物,我是一种路径,我朋友是另外一种路径。
对待新事物,我的路径:先入坑,然后才可能有更多问题,慢慢去跑通一个个问题和流程,慢慢的,你也就成了懂的人。比如,我对待比特币,steemit等都是一样,别先想太多,先买一点比特币,先注册个steemit账号....后面的,想不了那么远,自然演变着~~~
也许,你最初是想做A,做着做着好像弄了个B,最后坚持下来,成功了个C。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