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搓”的3D模型,收到了第一笔“收益”

@yellowbird · 2025-09-19 04:45 · liketu

kEjG24Ws3iN3lXCZ_02-2.webp oj42I5PSH5Hxzr4Q_01.webp mJKBmU1jPkR3q3g7_Screenshot_20250919_114607.webp X14b2WigijHlXMOw_Screenshot_20250919_114647.webp

今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收到了MakerWorld优质模型奖励,就是之前分享过的,手搓的一个“海豚铰链钥匙扣”收获了15个积分。

真正一次意外的惊喜,在MakerWorld的3D模型平台,积分是可以兑换消费券和直接兑换现金的。100积分约等于58元,也就是,当前这个模型给我带来了8元左右的收益。收到积分收益时,那个模型是5个打印+7个下载量的数据。

比我预想的好很多,平台的积分系统算法是不公开的(说是为了避免撸毛的逆向利用),目前只是公布了一些影响因子。所以,最近其实我也一直想跑通一个数据,就是评估下一个模型多少打印和下载量有多少收益,现在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数据了。

这也让我意识到平台那些上千下载量的模型,还真是个“印钞机”啊。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机制是,上传的模型,能享受收益的时间是不限的。比如HIVE上一篇文章,有收益大概就是前面几天。后面即使有人点在也没有收益了。

所以平台鼓励的,不是活跃度而是“好的创意”。

也看到这样一个例子:在MakerWorld上,有一位设计师,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狂揽20次模型设计大赛奖项——@wannawow(摆烂猫),而他只是位出于兴趣,自学 3D 打印的大学生。而也正是凭着这份兴趣,摆烂猫在短短一年内,上传了80多个模型,获得近8万元创作收益,并且从中发现了新的事业可能。

每个事业方向上,还总是有些闪闪发光的人。看得人总是激起斗志,总想自己干一番。

最近尝试建模吧,发现之前用CAD二维平面的,用3D还真是有些菜,我自己有不少想法,目前无法通过技术实现。比如最近又手搓了个“一鹿平安”长颈鹿旅行包挂件,想参与个平台的“好运造物”的模型竞赛,但水平有限,有些想法实现起来技术受阻,也只能搓个简单的,竞赛也不参加,罢了。

总归起点已经卖出去了,也跑通了一条可能的副业收益路线,要想长久还得以兴趣驱动。

不过我对自己能最后能收获什么好像也不那么自信,我自己也在反思。我不务正业的好多事情,好像都只能算是个及格,比如玩比特币,我圈子里好多玩到了顶端实现了财富越级,玩steemit和HIVE也挺早的,但也是经常中途放弃也没混成个“大佬”,写公众号也小有收益,但总还没说能顶替主业,如今又开始不误正业玩3D了...

路漫漫!走走看!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life #cn #cnstm #blog #3dprinting #3d
Payout: 0.000 HBD
Votes: 52
More interactions (upvote, reblog, reply)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