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牛做马的“牛马”是一个职场里的一个词,你我皆为牛马,也喜欢自嘲自己“牛马”,你看我的桌面手机支架都是一匹马,苦笑~~~
据说在互联网的科技圈码农的某些大厂,有一种“牛马”游戏,员工甘愿做“牛马”,大厂的办公室里,凌晨一两点还灯火通明....一群码农在“开黑”,dota游戏里的一个术语,他们把通宵修复程序漏洞,当成了组队打游戏。那些大厂把公司变成了“游戏场”,把项目和任务变成了“游戏竞技”,有排名也有团队荣誉...
能把工作任务设计成“牛马”游戏,这自然是资本家的罪恶。
但这不是我今天关注的重点,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有些事情本来挺讨厌的,但是一旦设计成“游戏”,我们似乎就乐此不疲了。
这让我想起来,有一次去公园玩,我们喜欢在公园里到处走走,但阳坨对于走路而且走很远的路及其不耐烦而且不断喊累,于是我想到跟他玩个“游戏”,我跟他说我们今天来玩搜集游戏,搜集秋天的9棵树,能特别代表秋天的树,然后我们拍照记录下,最后发个9宫格的朋友圈。
这下,阳坨来劲儿了,走起路来还带风的,一个一个的在公园里“寻宝”一样的找树。
还有,最近阳坨学校班主任语文老师,发起了一个“阅读大王”的读书打卡活动,老师并没有强求是“家庭作业”,但是对于可能“获奖”以及追求排名这件事,阳坨很上心,还说要十一期间也要天天读书,熬死同学,提升排名....
当然,这类的事情挺多的,我似乎还能举例出来很多。这样也让我从“牛马”游戏这件事上,看到更多,更多可能把学习或健身或者其他,当成或者设计成“游戏”是可以激发更多的主动性。
玩着玩着,就把“学习”干了.....我视频号,yellowbird的土木人生,都被我改名为“玩乐人生”了。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