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援疆组的朋友一起吃过饭,我们又在六星街的服务中心找了一位导游,带我们参观六星街的一些展馆。这位导游是个皮肤黝黑长的挺结实的一位维族小伙子,跟之前那个维族姑娘不一样的是,他的普通话非常好,后面说起来,原来他在山东上过大学,这怪不得了。
这位小伙子首先带我们来到了手风琴的临时展馆,当时我一眼看到那么多的手风琴,不觉得人都呆住了,更关键的是这么多手风琴都是出于一个人之手,全是亚历山大·扎左林一个人收藏的,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他从小就喜欢摆弄乐器,10岁跟父亲学习琴艺,便能拉一手好琴,15岁开始学习修理手风琴,40岁学习音乐简谱并开始创作,他一天都没有进过专业院校学琴,但是却拉的比专业的好要好。
著名的流行歌曲“苹果香”里面巴扬,就是手风琴,当时听这首歌,不知道巴扬是什么,现在不光知道是什么,还看到这么多的巴扬。而“苹果香”中说唱的阿历山大的面包房,这阿历山大也就是这里的亚历山大·扎左林,他和苹果香的作者也是好朋友。
我们看了那琳琅满目的手风琴,年轻的帅气小伙子导游又把我们带到下面一个空旷的大厅,大厅的四周也都摆满了手风琴,并且还有一个巨大的手风琴,比两个个人还要高。大厅摆了几排椅子,他让我们坐下观看表演。之间两个少数民族的小伙子抱着手风琴出来,他们坐在椅子上,开始给我们表演手风琴和唱歌了。
第一首歌就是我们熟悉的“苹果香”,歌声伴着琴声,在这巴扬的展厅里飘扬,我感觉这氛围确实不一样。虽然平时也经常听苹果香(主要因为王先生会喜欢听一些流行歌曲,我自己好像不会主动去听),但在这一刻就更加激情澎湃了。
我不是一个懂音乐的人,但好听的歌曲我也会听一听,交响乐我也可以从头坐到尾听完,只能说我是一个坐得住的人。后面又唱了两首其他的曲子,可惜我没有听过,因为没有苹果香那么流行吧!不过听着手风琴和歌声,我的心情是欢快的,演奏完毕,下面的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